须鳗鰕虎鱼(南水北调成为入侵鱼类的高速公路)

世纪工程南水北调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那么你知道南水北调到底从哪里调水,从哪里经过,终点在哪里吗?你所食用的水是不是南水北调的水呢?咱们先来了解下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经过那些地区。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在天津。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然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过黄河自流到天津。

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一期工程全长1467公里。包括天津济南青岛为主的特大城市沧州衡水聊城德州滨州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枣庄济宁徐州菏泽泰安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蚌埠淮北宿州等大中城市。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境内的渠首开挖干渠,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全长1432公里

中线工程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青、甘、宁、蒙、陕、晋等地,补充黄河上游水源不足,解决西北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

如今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方案并没有定稿,不知道是不是为雅鲁藏布江留一个机会,雅鲁藏布江每年1654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出,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如果能每年从雅鲁藏布江调水1000亿立方米进入我国西北地区,并且建设巨型水电站,以及巨型湖泊,那么西北恶劣的环境随之改变,希望这个工程早日被提上日程,建设一个类类似于长城的超级工程,留给我们子孙一个美好的环境。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实现通水。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22年8月25日8时,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调水563.24亿立方米。扣除损失后,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东供水544.24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以来,改变了北方一些地区的供水格局,同时推动复苏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但是最近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随之到来,有网友说:南水北调成为生物入侵的高速公路,主要是南方的鱼类通过这个通道来到北方,那么这个观点是杞人忧天?还是自然现象?

1、南方鱼类到底能否通过水路来到北方?

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淮河秦岭,这一分界线附近地区,河南的南阳与信阳属南方,汉中属南方,关中属北方,江苏的连云港、宿迁、徐州属北方,安徽的宿州、淮北、亳州属北方。

南水北调东线是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调水,江苏扬州属于南方,确实是从南方调水进入北方。中线是从南阳的淅川县境内调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话也是从南方调水,那么南方的鱼类能否通过水路来到北方呢?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设计水深随设计流量由南向北递减,由渠首9.5m到北京3.5m,底宽56m-57m。这个水面的宽度足以通过大型淡水鱼类,但是工程有些地方需要逐级提水,也就是需要通过大型水泵等设施,从低处把水提到高处。

在提水的过程中,水泵的叶片旋转,一些大个体的鱼类受伤或者死亡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小型鱼类,或者鱼卵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另外再建设南水北调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通过一些自然河道或者自然水库,这些河道或者水库内的鱼类,也会通过水库从而扩大自己的分布范围,也就是说南方的鱼类通过水路来到北方并非不可能。

2、来到北方的到底是什么鱼类?

小型鱼类,或者鱼卵能够通过南水北调扩大领地范围,那么这些鱼类都是什么鱼,有些网友说:须鳗鰕虎鱼、双带缟鰕虎鱼、子陵吻虾虎鱼等。这些鱼类对于生态环境不利,甚至影响其它鱼类生存,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须鳗鰕虎鱼、为小型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德拉戈阿湾至太平洋日本沿岸一带,我国产于南海、东海。这种鱼在咸淡水中生存,我在上海入海口钓获过,长度大约10公分左右。它是我国的本土鱼类,分布在入海口一带。

须鳗鰕虎鱼早在2011年在京杭大运四湖的入口(韩庄)水域渔民的地笼渔获物中偶见须鳗鰕虎鱼。到2013年,其在南四湖下级湖全湖分布。从渔民和湖泊主管部门了解到,须鳗鰕虎鱼在骆马湖出现的时间在2005年左右;但高邮湖出现的时间不能确定,可能更早。

双带缟鰕虎鱼、这种鱼类也是分布于长江口等亚洲河口的咸淡水底栖小型鱼类。早在2015年5月在南四湖的上下级湖区偶见少量个体。同年7月,发现双带缟鰕虎在骆马湖广泛分布,2016年11月在东平湖也发现双带缟鰕虎。

2016年和2017年的监测表明,南四湖的双带缟鰕虎成鱼性腺发育良好,并有大量当年幼鱼产生,表明其已在南四湖建立种群。

以上两种均为生活在长江河口的咸淡水鱼类,何以能够沿江上溯到位于扬州的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这是由于东线调水时间一般在冬季至第二年夏初,涵盖大部分鱼类的繁殖季节,特别有利于鱼卵、仔稚鱼的扩散。

调水期间正是长江的枯水季节,三峡水库175蓄水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加之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长江下游径流量显著减少,加剧河口盐水上溯入侵,河口广盐性鱼类到达取水口的概率增大,为这些鱼类入侵南水北调东线创造了条件。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水北调东线生物入侵风险不容忽视


除了这两种咸淡水鱼类外,还有一种鱼类为子陵吻鰕虎鱼,有网友声称它也是入侵鱼类,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子陵吻鰕虎鱼的分布很广,长江、黄河、钱塘江等地均有分布,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经过它的栖息地,属于本土鱼类。

3、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吗?

那么这些鱼类给生态会造成影响吗?可以明确的说:“会,但是远没有那么大”。鱼类想要生长繁殖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足够的食物、二是适宜的环境、三是自然繁殖,虽然南水北调东线条件都满足,但是它们想要长期生存也比较困难。

因为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开凿,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鱼类的生存并没有受到影响,这也从侧面证明,生态环境是可控的。

也可能是以前须鳗鰕虎鱼、双带缟鰕虎鱼早已在京杭大运河生存,但是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南水北调的建成,以及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提高,从而加强了警惕发现了它们,那么这两种鱼是否会引起生态灾难?

我觉得不过杞人忧天罢了,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固然是好的,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对待事物,应该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往好的地方想。就拿京杭大运河来说,这条河道的开通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依托京杭大运河而建,让这条生机勃勃的河道,更上一层楼。而这两种小型鱼类,也可能早已在京杭大运河内或者流域内生存,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是一种自然现象。

另外除了这几种鱼类外,并没有发现有其它鱼类通过南水北调的通道大规模扩散,也没有出现规模生物入侵的迹象。其实鱼类想要通过南水北调扩散的话并不容易,因为南方和北方的温差极大,在南方生长的很多鱼类在北方根本无法生存。

比如:南方生长的热带鱼类罗非鱼、清道夫、埃及塘鲺鱼等等,这些鱼类根本无法在北方生存。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警惕,监测鱼类的种群状况,时刻防控外来物种生长生活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最后:南水北调不管是东线、中线还是西线,在开建之初肯定经过各方面的论证,既然能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肯定在可控范围内。建成后的南水北调,经济效益和改善沿岸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说不必太过担心,你说呢?

参考资料:百科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水北调东线生物入侵风险不容忽视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光头说渔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4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