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鳡鱼能灭一湖鱼(长江流域的成群鳡鱼)

文/编辑:顾黎昕

成群结队地大草鱼竟然集体躲进了长江流域的浅滩里,而这体重十几斤的大鱼之所以会如此落魄,背后竟然是有更大的“鱼王”——鳡鱼在对它们进行追杀,疯狂的游动只是为了保命。面对此流域泛滥成灾的鳡鱼,广大网友直呼:该除害了!

鳡鱼曾经是长江流域极为稀缺的鱼类,甚至一度濒临灭绝。但随着长江禁渔的实施,鳡鱼也非常“争气”,在短短几年间就打了一个翻身仗:且不说繁殖速度有多快,在此流域的数量急剧飙升。

更重要的是,这些鳡鱼在长大以后,完完全全就是个“水中食肉爱好者”,对同类开始疯狂的追杀,因此很多人开始担心长江流域的其他鱼类会不会就此惨遭“灭绝”。

鳡鱼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长江流域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泛滥成灾的同时又是否需要人工进行干预?

长江流域“怪象”发生

最近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说他在长江流域的三峡库区游玩的时候发现水里面的鱼都是“排着队”出行的,这个队伍的规模还挺庞大,而且其中的鱼类也比较多,其中就有咱之前快灭绝了的鳡鱼。

大伙儿一看鳡鱼都能既快乐又大胆的出现在游客的视野中了,是不是就说明这类鱼的数量有所恢复了呢?面对即将灭绝的动物重新繁衍成群这种事情,大家对此还挺高兴的。

但随后就又有一名网友也发了个视频,内容中显示,鳡鱼确实越来越多了,但这个鱼好像对同伴并不是很友好:有相当一大群的鳡鱼在对草鱼进行追杀!

草鱼的个头儿大家都了解,基本都是身长一米,体重十几斤,在淡水鱼里也算长的挺“魁梧”的了。但别管它体型有多大,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遭到了鳡鱼的追捕

运气好一点儿的,只是稍微受了一点惊吓,然后就迅速游到江边的浅滩处避难了,但这命不好的,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视频中显示有的草鱼在逃命的过程中,已经不是完好的了,多多少少都有点儿皮外伤:什么尾巴被咬破了、鱼鳞也掉了不少,还有的直接流着血还要疯狂逃,活脱脱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小草鱼历险记”。

看到这两个视频,很多人一开始感觉有点儿精彩,甚至还有些刺激,大海中的鱼在上演一场大战,能被人拍下来还是比较稀奇的。

可在新鲜劲过去之后,有一些爱钻研的人就上网去搜了,说原来只听过这个鱼数量很少,快灭绝了,可现在看这鱼的战斗力,并不像印象里的那么虚弱,想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查不要紧,一搜吓一跳。鳡鱼之前确实因为长江流域“滥捕”的问题比较严重,一度濒临灭绝,而且曾被我国定为了稀缺的淡水鱼种,但随着后来长江禁渔的实施,这个鳡鱼数量也开始慢慢有所增长了。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禁渔”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认为之前长江流域也会实施禁渔,可鳡鱼依旧是越来越少,怎么这一次就逆风翻盘了呢?

其实禁渔是长江流域保护鱼类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出台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过去确实也一直在实施不假,但周期一般都比较短,一年基本就有几个月是禁渔期,时间一过,就可以恢复捕鱼了。

但阶段性的实施,效果却微乎其微。你想啊,不让捕鱼的时候确实都老老实实的不捕,江里面的鱼也都能好好的繁殖和生长,但毕竟时间就那么点儿,一恢复之后,渔民便开始疯狂捕鱼。禁渔周期短,捕鱼周期长,久而久之,便会让长江流域中的鱼类越来越少了。

因此,从2020年开始,我国就宣布了对长江流域实施禁渔10年的计划,也就是说,在这10年内,全面禁捕没有假期。

十年禁捕,鳡鱼迅速恢复

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水中的鱼类肉眼可见的变多了,于是,相关专家就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统计,最终结果显示,长江流域的鱼类目前已经有8.86亿尾了。

并且这些鱼的总体重量已经达到了12.48万吨,已经是80年代总量的58.7%了,就这个速度保持下去,长江的渔业用不了十年,就能达到最初的巅峰状态了。

不得不说,禁渔这个制度对水中的生态环境可是非常友好的,少了人类这个“杀手”,势必会让鱼类的种类和规模渐渐恢复。可人类是不捕鱼了,但鱼里面就有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出现了,鳡鱼就是其中之一。

在说鳡鱼之前,咱先看看被它欺负的“草鱼”。草鱼虽然身长一米,体重十几斤,但它每天基本都是吃草的,是典型的食草类鱼种,有时候嘴馋了想换换口味,就吃点儿水中的小虾米啊小昆虫啥的,这基本就是它们吃的最荤的食物了。

鳡鱼不同,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玩意儿身长最长能长到2米,体重最高能达到120斤,完全是个成年人的体重了,相比于十来斤的草鱼,你说它能是对手吗?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草鱼是吃素的,鳡鱼可是典型吃肉的!像那些虾米和小泥鳅,对人家来说就是个前菜,连牙缝都不够塞的。它们平时的食谱基本就是草鱼、鲤鱼、鲫鱼,甚至黑鱼和鲈鱼也是它们必吃的两种鱼类。

要知道,草鱼鲤鱼这些生性比较温和的没啥攻击性,在鳡鱼面前被吃也就算了,黑鱼和鲈鱼的性格可是相对较凶猛的,在鳡鱼面前也还是乖乖的成了盘中餐,你想想鳡鱼的战斗力有多强。

不仅如此,鳡鱼在觅食时可不是说碰上啥鱼吃啥鱼,人家是想吃啥鱼去追啥鱼。而且它们的游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再加上爆发力十足,一旦喷到想吃的鱼了,立刻出击,一招致命!这在水里完全就是老虎一般的存在,让所有淡水鱼见了都避之不及。

它们不光吃的鱼类多,而且食量也很大。有相关数据显示,一条一岁的小鳡鱼,一天就能吃三四斤的肉,但随着它们的年龄慢慢增大,一条鳡鱼一天就能吃三四十斤的鱼类!

值得一提的是,鳡鱼在每年的4-6月份会产卵,一条一米长的鳡鱼妈妈能产出高达50万颗的鱼卵!并且这些鱼卵随着江水的流动就能慢慢被孵化成小鱼,根本不需要大鱼费什么功夫,也就是说,这些鱼卵在孵化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只要能排出来,就能长成鱼。

你想想,鳡鱼每年的繁殖力有多惊人?而一条鱼每天就能吃那么多其他鱼种,如此庞大的繁殖数量,今后长江流域中别的鱼还有生存空间吗?

而许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称这些鱼的繁殖力太惊人了,而且是吃鱼的,基本上就属于鱼类生物链顶端的存在了,再这样下去,鳡鱼的数量是恢复了,其他多种鱼类也就因此濒临灭绝了,相关专家赶紧进行人工干预一下呗,让水里的鱼基本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不是更好吗?

专家在看到网友的呼声后,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了,可这个回答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适者生存?

“这玩意儿太凶猛了,简直就是淡水鱼的恶梦。”类似这种言论在网络上还有很多,可专家对此却说:“不需要。”

就这些专业人员看来,鳡鱼繁殖就让它繁殖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了这种顶端王者的存在,流域里的平衡状态才能更好的恢复。

从网友和专家所持的两种观点来看,一种认为过度保护鳡鱼,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好事情,全面禁渔才实施了大概三年,鳡鱼的规模就和上了发条一样止也止不住的生长。

这要真一下也不管的放任它十年,最后且不说咱还能不能吃上别的淡水鱼,这长江流域里的其他鱼要是被鳡鱼都吃完了,它们以后没东西吃也是会饿死的。

可专家做出的解释是鳡鱼的大规模出现并不会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是生物链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

其实专家说这些话,并不是人家不想管,他们的解释也不是张嘴就来的,反而是经过了全方面的研究和统计才得出的。

首先,鳡鱼在鱼类里属于半回游性鱼类,这种鱼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在繁殖期的时候,从长江的下游游到上游,也就是说,繁殖期结束之后,鳡鱼们就又回下游人家的专属地盘去了。

而草鱼这类淡水鱼呢,在长江中基本都在上游的金沙江等地生活,也就是说,每年也只有鳡鱼的繁殖期时间段才会受到这个“水中老虎”的追捕,其他时间人家还是活得好好的。

长期下来也不受啥影响,而网友这次拍的视频,也只不过是恰巧碰上了鳡鱼在繁殖期来到了上游,刚对草鱼进行捕猎,就被人看到了。

其次,鳡鱼现阶段是属于繁殖和恢复物种数量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前两年产的鱼卵现在基本已经长成成年鱼了,所以说这段时间内的鳡鱼规模应该是最大的,但随着生态链自我完善之后,鳡鱼的数量就不会再像现在一样那么“突出”了

恰恰相反,届时生态系统会变得更加稳定,如果人为进行干预的话,反倒会减缓这种稳定性的形成。

此外,长江流域中我们能看到的鱼类是那么多,还有许多人眼看不见的鱼,种类可以说是相当之繁多。有相关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内有420多种鱼类,而这些鱼类是制约与依赖并存的一种生物关系,也就是说,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鱼类也是可以自己去制约生物链中的平衡性的。

因此,正如专家所说,其他淡水鱼如果遭到鳡鱼的追赶,在一定危急时刻是能激发鱼类的生存意识的。

总之,如今的这个局面相对来说是个好事情,如果人类进行干涉,可能会造成更加难以控制的局面。生态的平衡格局被人为所打破,十年禁渔前期的工作全都功亏一篑的同时,大自然的水域平衡将会再一次受到破坏。如果发生那样的局面,要想再次“修复”,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在长江流域的游客们也不用因为草鱼的可怜样子而去“网暴”鳡鱼了,毕竟在长江的庞大生态圈中,鳡鱼也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它们在对其他鱼类生存产生威胁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相应的抑制。

因此,水域中的生态平衡工作就交给鱼类去完成吧,毕竟它们比人类更了解水中的生存之道,而相关专家也会持续关注,在必要的时候会对受害严重的鱼种进行“出手相救”。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顾黎昕a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4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