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板书(黄冈教育论坛)

精抓“五处”,让语文出彩

武穴师范附属小学 吴存明

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抓住思想内容与表达的结合点,精心抓住“五处”,精选学习内容,找准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思维体验,加强学生自己对构建知识的理解,就能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简简单单教语文,让语文出彩。

紧扣文眼处,精引出彩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灵魂,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抓住文眼组织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钓鱼的启示》一文中, “依依不舍”这个词应该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展开。

师:初步学习了课文后,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在禁渔期前的一天夜里,父亲钓到一条大鱼,但却坚持要把鱼放了。

师:同学们,我愿意把这条鱼放回去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 “依依不舍”(齐读这个词)。

师:这种依依不舍,还表现在哪些句中,画出来。(找出来读读)

(1)为什么(急切读)。(2)我大声争辩。

师: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之情,我为什么这样不舍?我的不舍从哪找到我的理由。

a、鱼大、漂亮。(读出惊喜、自豪、得意,a、b、c齐读)

b、好长时间,看书找,非常不易。

c、没有人看到。

所以读急切争辩。

师:难怪不舍,但纵有百般理由,却不得不舍,而且不得不舍还只有一个原因,是什么?(父亲一定要放了,因为没到捕捞开放日时间)

这样学生从舍与不舍之间,体会到了父亲为什么那样坚持放钓鱼。在“舍”与“得” 之间,明白舍掉了鱼,却得到了道德的实践。而学生在“舍”与“得” 的理解中,理解了文本,升华了情感。抓住一个“依依不舍”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课堂出彩。

挖掘平淡处,想象出彩

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如果仔细挖掘,让学生展开想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伯牙绝弦》一文中说“伯牙善鼓琴”,可文中只写了“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善鼓琴。”除了书中所提到的“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想象下,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出什么呢?假如你是子期,你能听到什么呢?

生1:听到了清风徐徐的景象。

生2:听到了鸟语花香的景象。

生3:看到了秋风习习、秋叶满地的景象。

生4:看到了冬天雪花纷飞、白雪皑皑的。

……

师:是啊,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春雨——

生:“善哉,绵绵兮若春雨。

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成了伯牙的——

生:知音。

……

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课堂引向高潮,使教学更丰富生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从平淡的文字中引发,是将学生的生活关联,是在学生脑海中描画的。通过这样的想象,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也理解了钟子期的善听,明白了“知音难觅”。

着眼反复处,化简出彩

反复是指作者在写文章时,为强调某种感情,而有意让某个词或句子一再出现。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以反复的形式在文中各段中递次出现,但每一次反复所表达的意思又各不相同。第一次是老师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的学习内容;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一起一遍又一遍大声朗读的内容;第三次则是作者激动得重复的话,表达了作者爱祖国的全部感情。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教学时,直奔课题,这一课学的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有什么不同。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这些故事情节的有关重点句段,然后说说这些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一问题组织教学,教学就变得简单而有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次次的出现,把学生的视点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长点,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作者的情感变化线。有了这个环节的铺垫,既将课文中的情感推向高潮,也使教学从中出彩。学生在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几处反复中,明白了台湾人民在台湾光复后的激动、爱国之情,也明白了为什么是难忘的一课。

突出矛盾处,品味出彩

矛盾是指文本中两事物间表面上看起来是不一致的,但实际上却又是统一的。着眼于这里,也会收到好的效果。如《穷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师:通过刚才学习,桑娜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读课文语句并谈体会

生:桑娜很善良(板书:善良)

生:她看到西蒙死了,就伸出援助之手,把孩子抱回家

生:桑娜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师:你从哪句体会到的。

生:“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说明她根本就没细想,就把这事给做了

师:体会得真好。她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想做是没有去想,那么她没有想到什么呢?

生:她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

生:她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

生:她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丈夫会更苦;

生:她没有想到这样她自己会更苦;

……

师:同学们,“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

生:不这样做,孩子会冻死,会饿死;

生:不这样做,桑娜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西蒙

……

师:就是因为桑娜的善良,她才会毫不犹豫地把死去的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学生练读,试读,齐读。

简单的文字通过矛盾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而教学中通过对矛盾的深入剖析,激活了文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丰富空白处,补充出彩

文章中没有诉诸文字的空白,更能激起人的遐想,往往具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地方,悟出文章的真谛,填补空白之处,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语文素养都能达到好的效果。如《金色的鱼钩》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这里,从“带着鱼钩出去”到第二天“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事情发展上都有一段空白,补上这一段,对于课文的理解就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

师: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这中间他可能做什么去了?中间会遇到些什么事呢?

生:他可能找水塘钓鱼去了,可能跑了好多水塘才钓到鱼;

生:他也有可能在钓鱼时不小心掉到水里了;

生:他也有可能先去找鱼饵去了,可能挖了好多地方,手起泡了,都很难找到一条蚯蚓;

生:书中说我们吃的是鲜鱼野菜汤,因此他还有可能去挖野菜了;

生:书中也说我们端着的是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因此,他也可能去找干柴了

……

对这段文字的补充,使老班长的形象更加具体鲜明,使人物品质触摸可见。学生也在补充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丰富了对文字的品味,增加了情感的体验,使教学更有效果。

来源: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黄冈教育OBS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4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