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的诗武昌鱼的诗句(毛主席的)

我国拥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文人墨客,为我国的诗词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首诗词,一位诗人,一段历史,诗词源于历史,反映历史,作用于历史,可以说诗词就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结晶。

在我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是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他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先驱,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迈大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他的诗歌造诣极高,是一个集大成者,在中国诗坛上闪闪发光,让人心生向往。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始终站在人民角度思考的毛泽东主席,始终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的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有这样一首诗,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读起来能够回味无穷,能够让我咀嚼历史的芳香,品味激昂的历史。这首诗的名字叫《水调歌头·游泳》,充满闲情逸致但又饱含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

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个人解读(翻译)

刚刚才喝了长沙的水,现在又吃着武昌的美鱼。我在一望无垠,万里辽阔的长江上横渡,举目放眼望去这舒展的长空。哪里还管顾得上这风吹浪打呢,这一切都仿佛信闲庭信步一般,今天我终于可以醉情于这里了。

孔子站在大江大河上说:“逝者如斯夫”!我感受着江面风帆的飘荡之感,龟蛇山静静地伫立在那,然而我胸中的宏图早已升起。大桥横跨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颇有壮阔之感。因此,我还要在长江的西边竖起石壁大坝,拦截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高耸的三峡出现一座平坦的水库。如果神女峰当时还在的话,那么这就一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吧?

创作背景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毛主席亲自前往南方巡视,视察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据悉,毛主席曾经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最终创作了这首诗。在我看来,这首诗既有毛主席的亲身经历,又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宏观把握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化用古童谣,既经典又清新,这一句对仗工稳,意蕴深刻,一方面直接描写了毛主席的行踪轨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才”和“又”两个副词的连用,这不仅仅是时间的转移和空间的切换,而且也向读者传达了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欢快的心情。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动静结合,诗人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之术,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让人想起了中流砥柱,浪遏飞舟的澎湃之感。

“今日得宽馀”不仅是本首诗上阕的感情基调,而且也是对这次游泳的总括。饱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探究,对峥嵘岁月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悟,对世事人生的思索等等,情感复杂,言有尽而意无穷!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这一句以一个“风”字兴起,承接上文,放眼望去,瞩目两岸的美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面上看似是在写景色,但是本质上却是在充分表达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由眼前之景引起了对未来之境的展望与期待。

整体来看,本首诗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和赞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总结:

一次视察,一次游泳,一声感慨,一篇诗歌,其雄壮的气势和乐观的精神真的震撼了很多人,这种在风险里见豪情的内涵,给了我们以力量和新的启示。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烂柯粗人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4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