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鳇鱼怎么做好吃(黑龙江渔民捕获一条1028斤的大鳇鱼)

2018年5月19日,黑龙江渔民马红军,和另两位渔民,在黑龙江滩头,合力捕获了一条身长3.59米,重达1028斤的大鳇鱼,一时间引起了抚远市民的关注,毕竟这么大的鱼,真的是百年难得一遇。


后来,这条大鳇鱼被水产部门,以22万元的价钱收购。水产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即找来车子,把这条大鳇鱼运走,并立即转入活鱼车间,对这条大鳇鱼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后发现,这条大鳇鱼在捕捞过程中,只是受了点轻伤,工作人员先对它进行了治疗,然后对这条大鳇鱼的鱼鳍,进行鉴定工作,结果发现这条大鳇鱼,已经有100多岁了,算是老年的鳇鱼了。那么这条100多岁的大鳇鱼,是怎么捕获到的呢?

鳇鱼图片

这条1028斤的大鳇鱼,是怎么捕获到的?

马红军是一位老渔民,有30几年的打渔经验了,靠打渔养家糊口。2018年5月19日,马红军和两名同村的渔民,一起到大江里打渔。大家结队同行,一来是避免没有渔获,可以聊聊天解解闷。二来万一谁有大渔获了,大家可以相互帮忙,有个照应。


吃过午饭后,马红军三人开了一艘大船,向江中驶去,在离岸边约1公里的水域,把鱼网撒了下去,让鱼网顺着水流飘,接着他们望着江水,开始闲聊起来。


马红军说“时间过得好快啊,在这江里打渔都打了三十几年了,孙子都两岁了。”

同行的渔民王某说“那可不?孩子们都大了,我们头发也都白完了。”

另一位渔民吴某也应了一句“是的,好快啊,我也打了二十几年渔了。”


马红军望着远处的江面,若有所思的样子,他突然问道“你们吃过鱼子酱吗?”王某说“没吃过,听说好贵,一般人吃不起。”

吴某说“我没吃过,但我见过,10年前我在福建,看到过别人取鱼子酱,一条三四百斤的大鳇鱼,取出来好多鱼子酱。”

马红军说“三四百斤的大鳇鱼,至少有两米长了吧?你们想捞到大鱼吗?”王某和吴某同时说道“哪个不想啊?都想了好多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

马红军捕获的1028斤大鳇鱼

这个时候距离他们撒网,有个把小时了,马先生看了看渔网,发现渔网有一些动静,说“你们看,好像有动静了。”王某和吴某也看了过来,好像动静还不小,三人商量后决定起网。



于是马红军开船,开始收网,把船开到离岸边不远的地方,然后三人开始拉网,拉了两分钟,网拉上来几米了,但他们感觉到,渔网很沉,拽不动。他们又试了一下,但还是拉不动。王某说道“恐怕是条好大好大的鱼,要不然咋那么沉?我们三个人合力都拉不动。”


三人越想越激动,都想快点看到这鱼的真面目,但是等了一会儿,没有看到大鱼浮出水面。马红军就说“我下水把鱼找出来,你们两个在船上收网。”


马红军拿来大铁钩,顺着渔网找鱼,没两分钟,鱼离水近了些,王某看到鱼了,说“你们看,是条大家伙!”吴某说“哇,真的好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吴某和王某站在船上,双手提起网,把鱼围在网内。

大鳇鱼

过了一会儿,大鱼慢慢浮出水面,马红军这才看到,这鱼有3米多长,他慢慢向大鱼靠近,也奇怪,这条大鱼并没有任何防守,乖乖地躺在水里,马红军摸了摸它,跟它说“你好,大家伙”然后骑到大鱼身中,船上的王某给他拍了张照。


马红军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王某和吴某也没见过,他们商量先把大鱼拖上岸,但是这条鱼少说都有七八百斤,他们三个人合力也拖不上去啊?吴某赶紧联系附近的村民来帮忙。


大家一听3米多长的大鱼,都非常激动,有人拿来几条长长的粗绳,马红军把绳子绕了几圈,然后十几个人合力,花了近半个小时,才把大鱼拖上岸。大家都在议论,这是什么鱼?有人说是鳇鱼,有人说是中华鲟,还有人说它是丑鱼,因为长相不好看。

大鳇鱼

马红军捕到大鱼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抚远市,水产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马红军,声称要上门来看这条大鱼。到了以后,工作人员认出了这是一条鳇鱼,就对马红军说“这条是鳇鱼,属于稀缺物种,我们需要拿回去做研究。你能配合一下吗?”


马红军听了没有马上回应,他寻思着,这条大鳇鱼是他和两位朋友一起捕到的,费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就这样免费捐出去吗?朋友可能也不会同意吧?


工作人员见马红军没有表态,他们也知道马先生的想法,后来经过协商,出22万收购这条鱼,马红军和朋友商量,觉得这个价钱可以接受,自己和朋友三个人分一点,再给来帮忙的村民每人分一点,大家都开心。如果自己拿去卖,也不知道卖到哪里去,22万就22万吧。


马红军同意后,水产部门调来大车,将这条大鳇鱼运走,到了车间,先拿尺来量,这条鱼的身长是3.59米,又搬去稳重,这条鱼的体重居然达到1028斤。然后又马不停蹄地送去检查有无外伤,工作人员经过仔细查看,发现它有一点点擦伤,处理好伤口之后,就对它开展鉴定工作。后来,工作人员对这条大鳇鱼的鱼鳍进行鉴定,发现它已经有100多岁了。


那么这条长达3.59米,重达1028斤的大鳇鱼,为什么值22万呢?

黑龙江渔民捕获大鳇鱼

鳇鱼的价钱贵不在鱼肉,而在于卵,也就是俗称中的“鱼子酱”

马红军和朋友捕到的这条大鳇鱼,有人说是鳇鱼,有人说是中华鲟,难道这两种鱼长得很像吗?否则鳇鱼和鲟鱼还能搞混了?

  • 鳇鱼到底是啥鱼

其实,鳇鱼也叫鲟鳇鱼,学名叫达氏鳇,是鲟鱼的一种,是淡水领域中的大型食肉性鱼类。鳇鱼的体型很大,吃得多,力量大,看上去比较笨重,所以还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


黑龙江是鳇鱼的故乡,鳇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下游,常年喜欢呆在底层水域,不怎么喜欢“运动”。


其实,早在一亿三千万年前,鳇鱼就诞生了。恐龙是2.4亿年前出现的,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算一下,恐龙从诞生到灭绝,大约经历了1.75亿年。可以说,恐龙曾经是陆地上的“统治者”,而鳇鱼已经出现1.3亿年有余。


鳇鱼不仅历史久远,它也是一种寿命很长的动物。生活在欧洲黑海和里海里的鳇鱼,寿命在100年以上,也难怪,鳇鱼被誉为水里的“活化石”了。

重庆渔民捕获的中华鲟

  • 鳇鱼和中华鲟的区别

生活的水域不同,鳇鱼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两条江相隔几千公里,它们的生活没有交集。

生活的习性不同,鳇鱼喜欢呆在缓慢的水流中,或者处在激流旋涡处的水底下,不爱群居,不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独处,河水不动它就静静呆着。中华鲟是一种底栖鱼类,适合生长在水温范围较广的水域。

鳇鱼和中华鲟邮票

珍贵程度不同,中华鲟是一个珍稀品种,在我国属于保护动物,比鳇鱼更珍贵一些。

属目不同,鳇鱼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鳇属的鱼,中华鲟则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鲟属中华鲟种的鱼。看这串文字,这两种鱼好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一样的。


鳇鱼

中华鲟

硬骨鱼纲

硬骨鱼纲

鲟形目

鲟形目

鲟科

鲟科

鳇属

鲟属

达氏鳇

中华鲟

亚种

无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

二级

一级

  • 鳇鱼名字的由来

鳇鱼为什么叫“鳇鱼”呢?我们知道“鳇”字念huang平声,有边读边嘛。再从“鳇”这个字的结构看,偏旁右边是个“皇”字,那这种鱼是不是跟“皇帝”有关啊?因为汉字一直都是有典故的。


没错,“鳇”字的由来确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黑龙江有一家渔民,捕到一条巨大的鱼,长度三四米,重达上千斤。官府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地几百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巨鱼,觉得它长得如此之大,简直就是个奇物。

鳇鱼标本

后来当地官府就把巨鱼,作为奇物献给了康熙皇上,康熙见后十分惊喜,连声赞道“此鱼形体硕大,乃鱼中之皇也! ”然后问大臣“爱卿们说说,此鱼是什么鱼啊?”大臣们摇头说“从未见过,不知道。”有一位天津许大人灵机一动,说道“禀皇上,此鱼估计活了几十年了,可见其乃长寿之鱼,且此鱼被皇上赞为鱼中皇,臣以为,叫它鳇鱼如何?”皇上接道“爱卿所言有理,好好,就叫它鳇鱼。”


名字起好之后,当时的宫中太医来测试鱼肉能不能吃,在检验出无毒之后,便交给御膳房准备鱼宴了,御膳房十几号人,快马加鞭做了一盘美味的大鱼肉,请康熙皇帝品尝。康熙吃过之后,连声称赞,说“此鱼不但是鱼中之皇,肉味也如此鲜美,妙哉妙哉。”


后来,鳇鱼就作为皇家贡品,每年都要进贡给皇上,而普通百姓不能吃,否则会祸害加身。这就是鳇鱼名字的来历传说,从那时起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鳇鱼老照片

  • 鳇鱼贵不在肉,而在籽,也就是“鱼子酱”

鳇鱼的肉质口感好,肉味鲜美,营养也丰富,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造血维生素叶酸,比其他鱼类要高出至少3~5倍,所以鱼肉能卖到60-100块钱一斤。


但是,鳇鱼贵不在肉,更贵的是鳇鱼的鱼子,是制造鱼子酱的上好原料。一条鳇鱼的鱼子取出后,做出的鱼子酱大约占它体重的15个点,鱼子酱的经济价值很高,一斤能卖3000多块。


鱼子酱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对环境要求很高,需要在零下3到5度的无菌环境下,经过这9道步骤才能制作完成:取出鱼籽、分离鱼籽、清洁鱼籽、挑杂质、调味拌盐、筛干水、烘干、称重分罐、贴标签。其次鱼子酱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价钱金贵,被称为“食物黄金”。

取鱼籽

制作好的鱼子酱

结语:


鳇鱼的体型硕大,寿命长,吃得多,力量强,素有“淡水鱼王”之称,是黑龙江省特产的名鱼、土豪鱼,也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


鳇鱼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它们在水中只要摆动尾鳍,张开大嘴,便可吞进几十斤重的鱼类,上百条的小鱼群也集体“游”进它口中,堪称“鱼群收割机”。


马红军捕获的这条大鳇鱼,在做完鉴定工作之后,就被放入了直径5米的大水池里,像一个潜水艇一样,躺在水池里,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工作人员发现她“怀孕”了。


因为每年五六月份是鳇鱼的产卵季节,这条大鳇鱼在水池里呆了一段时间,产了150-180万枚卵,经历三个月的生长,也就是到2018年8月,这些卵长成了幼苗,体长达到20厘米左右,工作人员将这些幼苗放生到黑龙江,让它们在江里自由地长大。


而这条1028斤的大鳇鱼,则被转移到抚远鱼博馆生活,没有把它放回黑龙江,一是为了防止它再次被渔民误捕上岸,二来也有助于鱼博馆开展科普工作,增加人们对达氏鳇的了解。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鱼儿之音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4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