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想轻松拿捏人心)

大家好,我是Tina。


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品、情境时,我们的情感和行为会受到各种心理学效应的影响。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会和大家分享10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了解了这些效应你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01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偏见,指的是一个人的正面特质影响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评价。


例如,如果一个人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那么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们的智商和能力也很高。


这个效应可以在招聘和面试中发挥作用,因为面试官可能会被一个申请者的吸引力或礼貌所迷惑,而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做出决定。




02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更可能记住和关注的是一系列中的最初几个信息,而不是后续的信息。


这可以在广告中看到,广告商通常会在广告的开始部分放置他们最重要的信息,以确保人们留下这些信息。


例如,当一个人在一个商场看到一堆鞋子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记住他们最初看到的那几双鞋子。




03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和接受与自己已有信仰或偏见相符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相悖的信息。


例如,如果你在某个地方买了房子,你就会更倾向于去网上看关于这个地方未来利好的消息,而本能地不去看那些指出缺点的内容。


这种偏见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不公正,而且可能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04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们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倾向于不主动采取行动,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会采取行动。


这个效应常常被用来解释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很多人在场时,没有人会主动去帮助受伤的人。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会采取行动,因此自己没有采取行动。




05 负面情绪偏差


负面信息偏差指的是,我们更容易注意和记住负面的信息和经历,而忽视或忘记正面的信息和经历。


这是因为负面信息往往更加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家餐厅用餐,如果菜品出现了问题,比如口味不佳或食物冷了,你很可能会记住这次不愉快的经历并给出差评,而不会特别注意菜品的优点,比如新鲜度、食材的选择等。


同理,当我们遭受失败或者受到批评时,我们会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但是成功和赞美往往不会给我们带来同样强烈的情感体验。




06 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指的是前一刺激对后一刺激的反应产生影响的现象。


这个效应可以通过在人们面前展示某些刺激来实现,这些刺激可以是单词、图片、音频等。


这些刺激在人们看到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后续的行为和反应,而人们自己通常无法察觉到这个影响。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当人们在购物前被展示了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后,他们很可能会更愿意购买保健品;


而当人们被展示与贫穷相关的词汇后,他们往往会更加珍惜自己手头的钱。




07 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指我们在与别人互动时,倾向于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移植到对方身上的现象。


这种效应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发生,例如在观看电影或阅读小说时,我们常常会感同身受地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和感受。


另一个例子是,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在受到伤害或不公正对待时,我们也会感到不快或难过。




08 伸缩效应


伸缩效应指的是我们回想过去事件时,那些发生在我们青少年时期的事件往往感觉发生得更近,而那些发生在成年时期的事件则似乎发生得更遥远。


例如,当我们回想某个事件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它发生在几年前,但实际上它可能是十年前或更久远。




09 认知失调效应


认知失调效应指的是我们在面对信息或行为与我们的信念或态度不一致时,会感到不适或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我们会尝试通过改变我们的信念或态度来使它们与我们的行为或接收到的信息相一致。


例如,如果我们原本坚信抽烟对健康有害,但却经常抽烟,这种认知失调会导致我们感到不适。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我们可能会开始认为抽烟并没有那么有害,或者尝试戒烟。




10 道德排除效应


道德排除效应是指我们在处理道德问题时,将某些人或物品排除在我们的道德范围之外。


这些人或物品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恶劣的或非法的,从而使我们对他们的行为不负责任。


例如,有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有权力对某些少数群体进行歧视,因为这些群体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不同。



心理学效应是研究人类行为和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们帮助我们了解了人类大脑的奥秘和复杂性。


我们所提到的这些效应,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


了解这些效应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希望这10个心理学效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并且带给你新的认知和体验!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Tina心理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3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