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钓鱼的技巧和方法(初秋时节把握三宜是关键)

夏季已过,秋季来啦!

夏季的雨季给秋季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雨水资源,江、河、湖、库等地都水涨船高,钓鱼的位置丰富,鱼儿结队游弋靠岸边觅食。

现已正值初秋时节“气温、水温、”还是会比夏季稍稍的下降一点,会出现伴有雨后的一丝凉意,虽然秋季没有夏季那么炎热,外出钓鱼要把握好时间,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做到三宜才是关键。

清晨

早上清晨宜钓近

秋季刚来临,会出现温度上的变化,偏差,早晚温度与白天不成正比,初秋的温度还是变化不太大,初秋宜清晨出钓,把握在5:00-6:00的时间段,鱼儿夜晚靠岸聚集,清晨随着鸟儿的歌声,鱼儿缓缓的醒来,开始它一天的忙碌。

把握在清晨到达钓点下竿垂钓,趁一天的温度还没升高,太阳没出来时,提前打窝把鱼留住,使用2.7米-3.6米的短鱼竿作钓,休息了一个夜晚的鱼,早已饥不择食。

清晨一过,早晨太阳缓缓升起,温度随之上升,鱼情开始变化,一群群的鱼,纷纷扰扰的往深水区域游去,这时就要弃短择长,由钓近而改钓远,使用4.5米以上的鱼竿。

随着早晨时间7:00-8:00,太阳完出来,照射着大地、水面、把一晚的晨露晒干,气温越来越高,连最后一细凉意都带走,这时是上午了,争取在上午10:00以前垂钓还是可以的,到午时就要收竿回家了。

深水区域

白天宜钓深水区域

夏未初秋,炎炎的气温,选择深水区域垂钓时选择阴暗区,鱼获效果更好,鱼儿常常躲藏在此区域

在深水区域,水深太阳照射不到水底,形成了一层天然的防晒保护层。

水深大鱼多,水深能见度低,人在岸上,鱼也感觉不到人的影子,水深能降低鱼的警惕性,鱼儿更容易开口觅食。

水深区域,水源、水层稳定,鱼层分布均匀,大量的各种鱼生活在同一区域,在深水处下竿,钓不到目标鱼,还可以钓到别的大鱼。

深水缺少外在因素的干扰,在深水处垂钓,要做到安静,人声细小,勿打大团窝,提竿要轻,控鱼要稳。

水深饵料下沉缓慢,为防止表面水层小杂鱼抢食,鱼饵,可以使用搓饵垂钓,使用玉米粒,葡萄,螺蛳等固体物来作钓,水深出大鱼,钓大鱼必须要守,使用拉饵垂钓,雾化太招小鱼,人在岸上手忙脚乱的操作钓鱼,大鱼进窝,往往就错过了机会。

晴天

初秋晴天宜钓晚

白天的晴天是夜晚钓鱼的好时光,白天热,夜晩凉快,人舒服,鱼也感舒服,夜晚钓鱼要趁太阳快要下山的时间到达钓点,白天觅食不积极的鱼儿,傍晚温度下降就开口吃食了,把握住傍晚5:00-19:00的这个时间段垂钓。

傍晚垂钓,作钓前建议先把窝料打在选择好的钓位钓点上,再做其他的垂钓准备工作,提前打窝的好处在于能先把鱼引诱过来,减少窝料发窝时间段,在做好其他钓鱼工作后,即可开钓。

傍晚19:00过后,时间来到晚上20:00,又是一个新的鱼情变化,此时气温、水温、下降的更低,正是大体鱼外出觅食的时间段,这时垂钓要保持安静,夜钓使用的钓鱼灯,切记勿向水面到处照射,惊吓跑鱼儿,做到定点定位。

饵料

用饵味道要讲究

天气转入初秋,饵料方面也要适当的作出改变由香味、纯香、改变为香腥初秋果酸、奶香、依旧是很好的搭配能手,果香味对鱼儿有天然的诱食性,鱼儿的嗅觉功能很容易的分解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其原理是鱼在水中游动,水流通过鱼的鼻孔流入,与鱼鼻孔内的嗅囊接触,由上皮组织的嗅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神经末稍来感觉水流中食物的味道,来分别出喜欢和不喜欢吃的食物。

像鲢鱼鳙鱼对酸味酸臭味特别的喜爱,我们在垂钓时会加入些白醋、臭豆腐水、豆腐渣、臭鸡蛋等臭味饵料来吸引鱼吃食。

鲫鱼鲤鱼虽然都是底层鱼类,其吃食喜欢的味道是大不相同,鲫鱼喜腥味多点,鲤鱼喜甜味多点,有时我们钓鲫鱼上鲤,而钓鲤鱼反而少上鲫鱼,这就是主饵副饵搭配要合理的原因之一了。

写在最后

我们钓鱼要了解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所导致鱼会产生变化改变的原因。

鱼是趋温动物,鱼与气温是密切相关,气温、水温的变化都会影响鱼儿觅食的味道与层的变化。

当水温低于鱼儿适应的水温就会停止觅食或者死亡,当水温高于鱼儿适应的水温时,鱼儿就会上浮,游到上层水面吸取更多的氧气,若水温超过鱼的生存水温就会出现死亡。

水的温度高,水的密度就小,水的温度低,水的密度就大,水的密度大就导致导热性慢,在气温上升或下降,一到两个小时内是不适宜钓鱼,应等待气温、水温稳定下来再出钓,才能十拿九稳。

每一篇文章都是猫先生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钓友见谅。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跟高手学钓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3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