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九四大金刚配比(解析水下有酱屋和臭底的情况)


钓友们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本来鱼口还可以,可是钓着钓着就没口了,或者是窝点里有鱼星,可是就是不开口;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水底有酱层或是臭底,造成鱼进窝后难以发现钩饵,或者是窝点内异味过大鱼不愿意下底吃饵;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所以,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水下出现酱层或者臭底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前言:出现酱层或臭底的原因

1、酱层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造成的,比如野外的水库或者池塘,由于腐草败叶多年的沉积,水底会有一层厚厚的淤泥,而淤泥的上边由于水底暗流和水的浮力,形成一层薄薄漂浮层;当钩饵到达水底后,不是陷入淤泥里,而是被淤泥上边的漂浮层掩盖,鱼难以发现钩饵;人为的酱层,多出现在黑坑和竞技塘,这些水域由于作钓人数众多,窝料饵料量量大,最后形成酱层。

2、臭底多出现在黑坑和竞技池,形成的原因也是由于投入水底的窝料饵料过大,长期不断往复,鱼吃不了留在水底开始发酵腐烂,最终形成臭底情况。

3、酱层和臭底的区别与联系

酱层和臭底都是水底环境恶劣,不适合鱼吃饵,酱层在先臭底在后;在作钓角度看,酱层会让鱼难以发现钩饵,臭底是让鱼不愿意下底吃饵;二者都会使窝点里出现鱼星却不咬钩;但是它们的解决方法却是一样的。

正文:出现酱层或臭底的解决方法

一、减轻饵料状态,让钩饵悬浮轻触底

饵料的状态有软硬、干散、轻重等,每种状态饵料里的成分不同,所针对的鱼情也不一样;

1、饵料的构成

饵料的基本成分有基础饵、主攻饵和状态饵三种;基础饵好比我们吃的米饭,起到管饿的作用,但是只吃米饭还达不到营养需求,还需要吃蔬菜水果和肉类,有的人吃肉还有一个人吃素,这些就好比主攻饵;状态饵可比做米饭中添加水的多少,多加水就是粥,适合小孩子和老人吃,少加水米饭就会很硬,适合年轻人吃。这些比方是便于朋友们理解,其实跟钓鱼中饵料的构成基本相似。

那么每种类型的饵料都有哪些呢?主攻饵有颗粒、颗粒粉和小黄面等;主攻饵有螺鲤、虾粉和丸九四大金刚等;状态饵包括轻麸、雪花粉和拉丝粉等。这些饵料有一些可以单独使用,比如颗粒粉或丸九饵料,有一些则不能单独使用,如轻麸和拉丝粉。

2、饵料状态的改变

饵料状态可以通过水比多少改变软硬个干散程度;比如作钓黑坑使用的散炮,水比在1:0.3--0.6之间不等,水比越少饵料越硬越散,入水即化;适合钓浅水或者鱼的密度比较大;而如果水比较深,鱼又比较猾那就多加一些水,让饵料到达水的中下层再化开。

另外通过不同比例的状态饵,可以改变饵料的轻重和软硬;例如在饵料中多加入5-10%的轻麸和雪花粉,就会让饵料变得又轻又软,提高鱼的适口性。

本段归纳:

当遇到酱层和臭底状况时可以将搓饵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轻麸和雪花粉,与此同时还需要少量加入一些粘粉,让饵料变得又轻又软且有一定的附钩性。另外可以改搓饵为拉饵,拉丝粉比例20%即可;保证饵料悬浮于酱层之上,这样在饵料方面就可以应对酱层和臭底现象了。

二、调高目钓低目 让上钩悬浮

1、调高目,了解钩重饵重

在了解水深的情况下,重新半水调漂;将浮漂下拉大于子线长度,比如子线三十公分,那么下拉超过三十公分长度即可,保证浮漂能够将铅坠和鱼钩带离水底;然后修剪铅皮设定调目,让浮漂露出水面六七目以上;这里注意需要将剩余的主线压入水中水中,保证调目的准确性。

测试饵重:

设定调目以后,上一颗正常大小的饵料,比如蚯蚓、拉饵等;观察浮漂目数的变化,比如浮漂露出三目,那么一颗饵重就是6-3=3目。

测试钩重:

设定调目之后两双钩取下,观察浮漂露出水面目数的变化,比如调目为六目,此时为十二目,那么钩重就为(12-6)/2=3目,钩重测试完毕。

2、钓低目,让上钩悬浮

接上边测试结果,假如调六目,一颗饵重三目,上两颗饵浮漂正好平水,上推浮漂当下钩触底时浮漂会露出水面,此时钩饵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只要浮漂不高于三目上钩都处于离底状态

那么如果使用的红虫或蚯蚓这类比较轻的钓饵,一颗饵重只有浮漂的一目,我们假设还是调六目,挂双饵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钓四目以下,因为饵重压不掉浮漂的剩余目数;所以这种情况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但是不管调几目,只要饵重不大于钩重,钓目不超过调目,上钩都会悬浮。

小结:通过调高目钓低目可以让上钩悬浮,但是前提是饵料状态要轻,不能超过鱼钩重量,这里比较抽象,可通过实践慢慢摸索。

三、提高抛竿频率,钓行程打截口

在发现窝点里有鱼星却不吃口的时候,要改变钓法,不要一味的钓底等口;正所谓“越等越没口,越没口越等”,如此往复只有空军的下场。这时我们可以提高抛竿频率,钓行程、钓临底,打截口的方法来应对酱层和臭底的现象。

1、钓组调整

首先,更换圆豆或枣核型浮漂;这种身型的浮漂翻身速度快,下降平稳,能够有效捕捉到钩饵下落过程中鱼吃饵信号。

其次,更换钩条细自重轻的鱼钩;鱼钩有很多种,每种特点不同,如大家熟悉的伊势尼鱼钩,钩条粗自重大,适合钓大鱼,但是如果钓行程那就不合格了,下落速度过快,鱼难以接食;而如果使用袖钩或者海夕这种钩型,就会减少鱼钩下降速度,配合饵料,让鱼能够更好的在中途截口。

最后,增加子线长度或者飞铅;这种延长子线长度的方法可以让钩饵下摆的时间更长,在铅坠到位后让鱼在子线和钩饵的继续下行中截口。

2、钓法改变

提高抛竿频率;在钩饵到底以后,轻轻抬竿挑逗两次,如果没口继续抛下一竿。这里需要注意,在每次抛竿过程中要观察浮漂的细微动作,有停顿、加速下行、上送或者点动都要提竿刺鱼,这些都是截口的漂相。

小结:

通过浮漂、鱼钩、线组和钓法的改变,主要钓获截口鱼;这种钓法不以钓底为主,切不可死守等口。

写在最后: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酱层和臭底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改变饵料状态、调高目钓低目和钓行程打截口的方法加以解决;这几种方法都是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的,单独一方面的改变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请朋友们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切忌一味钓底,不加改变。

我是“寻鱼记”,一个正能量的钓鱼人,恳请钓友们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感谢大家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寻鱼记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3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