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图片大全(又发现1尾)

长江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是我国重要的水域区域,并且生物种群规模非常的大。作为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亚洲第一长河,为我国长江两岸提供了重要的作用。而长江区域的生物种群变化一直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曾经,人类对长江的生物随意捕捞,不断破坏等等,导致了大规模野生物种消失或灭绝,包括离我们较近宣布灭绝的特有物种——白鲟,也是在人类的影响之下出现了灭绝。所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真的是太可怕了,是很多人都难以想到的,看上去我们就是捕一捕鱼什么都没有做一样,但是在捕鱼或捕获其他野生动物的情况之下。

生物链的“崩溃”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同时加上人类引发的气候巨变问题,也导致生物种群更大规模地难以适应,从而加速了它们的灭绝或消失,所以这都是相应的。而单独地从长江的生物保护来看,我国为了恢复种群,也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就是专门针对长江而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长江十年禁捕

我们就单独从鱼类的情况来说明,长江曾经是我国最多的鱼类聚集地,也是因为这样,成为了我国渔民捕鱼的主要区域,但是随着人类不断对鱼类的捕获加强,鱼的产量是越来越低,并且优质度也急剧下降,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说法“长江再不保护,鱼苗都没有了”。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了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

所以,我们的餐桌上几乎已经没有“长江鱼”来进行供应了,这说明什么,的确也没有大规模的鱼可以进行捕获了。同时根据长江附近的渔民描述,在潘阳湖最美好的记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便一撒网就可以捕获到单条三四十斤的鱼,甚至曾打上过100多斤的鱼,比人还高,然而近些年来,别说三四十斤的鱼了,个头是越来越小,能捕获到一二十斤的鱼都是大鱼了,所以长江不保护,将无鱼可吃。

所以,这直接说明了鱼的生长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了,导致鱼的大规模减少,长不大。所以进行长江禁捕,让鱼类种群恢复,还是有必要的。这不,2021年作为长江十年禁捕的开局之年,我们的确也发现了禁捕带来的好处,不少的生物种群都在恢复了,连我们罕见,十分神秘的生物“鳤”都出现了。

又发现1尾!长江再现神秘物种鳤

鳤对很多人来说不陌生了,这种神秘物种几乎就是人吃到灭绝或消失的局面。鳤属于鲤科,鳤属动物体近似筒状细长,头小,平直,无须,尾鳍灰黑色。我们又将它称之为“刁子、麦秆刁、昌刁、刁杆”等等,这种鱼的确肉质细嫩,味鲜美,食用颇受欢迎,所以能够吃到也是一种“福气”,但是由于这种鱼类的生长速度十分的缓慢,常见的也只有0.5-1公斤。虽然最大个体能达10余公斤,但是能见到也是奇迹了。



所以,进一步地导致了该生物种群的规模减少。而这次发现也是仅此1尾,是在长江湖口江段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调查到了一尾鳤,这也是继2017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洪湖江段调查到一尾鳤后,第6次在长江流域江段调查到了鳤。当然,是不是同一尾鳤这个不清楚。但是的确在人类对长江的保护之后,该物种有恢复的迹象。



除了这两次的发现之外,2020年12月在长江公安江段,还调查到的7尾鳤。所以这说明数量的确在上升,至少再也不是1尾了,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是一个好消息。当然,除了神秘鳤的出现之外,我们也看到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刀鲚也在逐步被发现,这说明了该物种的数量也提升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长江再现神秘鳤,又发现了1尾,虽然在数量上来说,看上去不多,但是曾经能见到1尾都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次很难的。这也告诉了我们,未来看到这种生物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要“嘴馋”给吃掉了,一不小心还可能“牢底坐穿”,不过暂时还没有看到鳤属于几级物种,但是对于这么稀缺性的物种,肯定具有极高保护价值,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这也再次说明了,我们要加大对长江流域的保护,只有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更好了,也才能够看到更多稀缺性物种,这都是相互的。至少从长江十年禁捕执行的这一年来看,我们已经看到了非常多的稀缺,罕见物种出现,例如“江豚”、极危达氏鳇等物种,这都是直接证明保护长江的好处。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环球科学猫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2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