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鲑能吃吗(消失18年)

“失踪”十八载,“水中大熊猫”今在青现身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因为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大部分的水生物种的分布区域都在急剧缩小,种群数量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这是发展初期很难避免的情况,好在我国反应迅速,对这些水生物种进行了盘点分类,提高保护等级和加强群众宣传等手段保护,因此真正完全灭绝的物种倒也不多。

其中诸如青海这样的区域的水生物种自然是更加脆弱的,毕竟青海的自然环境较为特殊,物种很难抵御迅速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弱。近18年来,青海一直在监测其境内长江流域分布的21种特有的水生生物,几乎所有物种都会被监测到,但唯独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川陕哲罗鲑完全没有发现过。

在所有的原生环境中,某个物种的消失或者环境的剧烈变化,都会导致这个环境的生态系统产生异变,这个过程叫级联效应。而川陕哲罗鲑在玛可河流域的河流生态系统中算是顶级的消费者,所以它受的应该更大。

为了尽快让生态保持平衡,加速河流环境的修复,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以及青海省水产局等多家单位决定从四川省运输一批川陕哲罗鲑,到位于长江上游的班玛县境内被放生,还有许多珍稀物种也被放生了,比如重口裂腹鱼和齐口裂腹鱼。

至此,消失了18年的川陕哲罗鲑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原产地,展开了熟悉又陌生的新生活。

这种极度濒危的鱼类有何特点?它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们。

川陕哲罗鲑

川陕哲罗鲑体长在37.5-64厘米左右,它是世界上5种哲罗鲑属鱼类中分布最南的物种,因为它是冰川期后才出现的,进化时间太短了,而且长得像缩小般的哲罗鲑,有科学家认为它只是哲罗鲑的一个亚种,但目前没办法证明,只是推测。

川陕哲罗鲑确实长得很标志。其体型呈现稍扁的椭圆形,嘴钝尖而且特别的大,直接咧到了眼球中部的下方,甚至可以到眼球后方;它有深灰色的背部,银白色的底面,身体和鳃盖上有小十字形斑点。

它们是冷水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海拔700-1200米的溪流之中,为了保持活性和获取丰富的食物,它们更喜欢流水的环境,最好栖息地附近得有遮蔽物,才能让它们感觉安心舒适。作为栖息地的顶级肉食鱼类,它们的食谱十分广泛,基本上在水中能找到的肉都吃,包括鱼类,昆虫和一些水生兽类甚至鸟类,有时候食物不足,它们也不排除吃腐肉,作为消费者还承担了分解者的作用。

如此怡然自得且身居高位的鱼类,为何会成为濒危物种呢?

惨遭迫害

川陕哲罗鲑的种群有个特点:雄多雌少。这意味着它们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只有最强壮的雄性川陕哲罗鲑能够传宗接代,而雌性的产卵量又很少,幼体成活率极低。如此的精英式繁殖,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一直都不算多。虽然身强体壮,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却很差,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种群下降后,就很难靠自己恢复。

发展初期,我国不能考虑那么多,收集资源的过程中就会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比如砍伐树木,采集沙子和开矿。这些操作都会导致水土流失,甚至让水系产生重金属污染,这样的打击下,适应性多强的鱼类都得嗝屁,更别说川陕哲罗鲑了。

但苦难不止于此,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川陕哲罗鲑来说是最大的打击。因为这些水电站,水坝,水库等设备会直接阻断和隔绝了鱼类的繁殖路线,让它们无法回到产卵场,繁殖都不能繁殖了,你说种群会怎么样?只能在悲痛中绝迹了。

后记

好在四川大川河中的川陕哲罗鲑坚强地存活了下来,这才让这个物种有延续的可能。2013年6月和2014年6月,川陕哲罗鲑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真正的从鬼门关将它们截了回来。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狸猫之一的动物圈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1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