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鲈鱼(鱼)

#高考真题大盘点#

地理是高考拉分学科,很多考生就是被它“压制”而不能“雄赳赳气昂昂”。问题出在哪里呢?下面以2013年全国文综I卷37题为例来说一说如何脱困突围。

【原题再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试题分析】

本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引进尼罗河鲈鱼为背景,考查维多利亚湖所处地区的地形,维多利亚湖有利于尼罗河鲈鱼繁殖的自然条件, 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当地渔业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情境设置,考查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阅卷结果显示,本题难度系数0.48,属难度较高的试题。

【失分剖析】

探究能力不强

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试题的探究性强,考生失分严重,多数考生不能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由维多利亚湖的水系判断其地形,图例中的瀑布),也就不能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维多利亚湖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为高原上的盆地地形,由图可知该湖只有北部通向尼罗河,故地形较封闭;维多利亚湖到尼罗河地势由高到低,结合图例可知尼罗河上游还有瀑布,阻挡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划线部分即为部颁参考答案)

信息处理能力弱


材料“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空间广阔),鱼类资源丰富(可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大量食物)。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脑补一下?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需要大量鱼类做食物)”,据此不难推出: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部分考生不知道从材料中找信息,凭空想象,胡乱拼凑答案“没有天敌”,以及较为笼统的答案“自然条件优越”;还有一些考生从题干中找到了解题的依据,但未加任何处理,直接照抄原文。

知识迁移能力低

由材料可知尼罗河鲈鱼是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可推出该鱼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势必冲击传统捕捞业,捕捞业必须升级、换代,从而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多数考生能理解尼罗河鲈鱼对维多利亚湖原有鱼类的影响,但不能正确认识其对捕捞业的影响,导致失分。

表达能力欠缺

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产量大不?)。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产业、就业?)后多销往欧洲(出口创汇?),成为昂贵(价格?)的美食(市场?)。”可推出尼罗河鲈鱼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可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答案来自材料提供的信息,需要考生提炼关键词并准确表达。

综上,我们在地理学习时必须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摆脱“死记硬背”的执念,摆脱题海战术,注重图文资料的分析运用,主动联系社会实际与生活实例,着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唯有如此,才能从容面对高考。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朝晖说地理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