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多少钱一斤(黄河拟鲿)

古老的黄河孕育了各种各样的鱼类,在上世纪80年代,黄河鱼类数量多到191种,再往前追溯,黄河中也出现过重达千斤的大鱼。据《黄河鱼类志》记载,中华鲟、白鲟等大型鱼类,曾在黄河的洪流中世代繁衍。

但受到黄河近代以来的断流的影响,不少鱼种都消失了。虽然黄河小浪底修筑之后不再断流,但留下来的鱼种仍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其中就包括一种比较稀有的鱼类——黄河拟鲿。

认识黄河拟鲿——游动的“牛尾巴”鱼

黄河拟鲿是一种温带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黄河主河道当中,以小鱼小虾、植物根茎为食。它们的身体细长,头略大而纵扁,背部有一条不太明显的背鳍,头部后方两侧处各有一根非常坚硬且带有微毒的刺。

从远处看去,它们的尾巴有一定的奇特之处,神似一条牛尾,因此也有人称它们为“牛尾巴鱼”。

如果只是看头部躯干,很容易将其和黄辣丁混为一谈,因为二者的外表看起来实在是太相似了。

尾部呈现“剪刀”形的黄辣丁

但事实上,黄河拟鲿和黄辣丁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第一:拟鲿的身材更加修长,最长可以长到1米多,体重可达0.5-2公斤左右,而黄辣丁则要小很多,大都不足30公分长;

第二,拟鲿尾部的特征和黄辣丁不太一样,黄辣丁的尾巴是明显的剪刀尾,而拟鲿的尾巴则显得圆润了许多,呈现扇形分布。

这样一条细长的“牛尾巴”,如果顺着滔滔黄河水游动起来,就像一条小小的“飞龙”,看起来颇为壮观。

稀缺的顶级鱼种,只有钓鱼人才有幸目睹它们的真容

黄河拟鲿身体细长,可以适应湍急的黄河水流,它们常常栖息在黄河大坝头的漩涡深处,以河底的石头缝、乱石堆为家,这种环境特点就决定了一般人很难见到它们,只有河边的钓鱼人,才有幸目睹它们的真容。

黄河拟鲿

对于常常在黄河岸边垂钓的钓鱼人来说,拟鲿是黄河中不多见的顶级鱼种,和著名的黄河鲤鱼相比,拟鲿也不落下风,它们肉质细嫩,无刺多肉,比菜场上的黄辣丁更为鲜美,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上等食材。

在菜场上,一斤野生的黄辣丁可以卖到30-50元,但拟鲿这类难得一见的稀有鱼种,可以说是花多少钱也难以买到。生活在黄河急流中的拟鲿,除了垂钓爱好者能有幸见到它们之外,其他人根本难以捕获,就算是渔民可能也拿它们没有办法。

按照常理,这种生活在深水区中、连捕鱼人都难以捕获的鱼类,应该与“稀有”二字毫无关联,但事实上它们的数量并不多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上世纪黄河遭遇的几次断流,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至今更是难得一见。

人工繁育成功,黄河拟鲿重新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黄河拟鲿如此稀缺,能够像黄辣丁一样实现人工繁育吗?这是很多网友们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也是水产繁育专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果实现人工繁育,黄河拟鲿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将得到无限的放大,这对于黄河鱼类生态资源的修补以及鱼类养殖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但野生拟鲿存在驯化难、代谢病发率高、越冬困难以及对水质要求高等诸多问题。不过,经过水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黄河原生珍稀鱼类拟鲿,已经实现人工繁育孵化,鱼卵破膜率达到90%以上,这算得上是黄河野生鱼类人工驯化的一个突破。

实现了人工繁育,这对于稀缺的黄河拟鲿来说,无疑是重新看到了的希望。当然,这对于鱼类养殖户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黄河拟鲿也会像黄辣丁一样,逐步走上人们的餐桌。

当然,人工繁育成功的更大意义在于生态修补,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可以有效补偿黄河拟鲿的种群密度,实现基因的良性交互,改善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密度。

2021年9月份,黄河新乡段一共人工增殖放流了两万尾拟鲿,这对于拟鲿家族来说是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预计在未来3-5年内,投放的鱼群将会形成新的种群,黄河的鱼类多样性也将得到逐步的恢复。

除了拟鲿外,黄河下游的北方铜鱼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希望今后更多的珍稀鱼种可以成功进行人工繁育,以保护它们免遭灭顶之灾。黄河拟鲿的繁育成功,对于源远流长的黄河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黄河鱼类基因库也将一步步得到修补,黄河生态也会得到长远的改善。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王者钓鱼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1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