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的三点启示(登门槛效应)

本文由@来川老师讲学习方法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2124字,阅读大约需9分钟。

文 | 来川老师讲学习方法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简直就是个噩梦。

不管自身成绩怎么样,很多孩子,难免都会被拿出来跟学校或邻居中最优秀的那个孩子进行比较。被比较之后,孩子们心生沮丧:完了,我怎么努力都没法成为这么厉害的人的。

家长们希望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家的孩子,却没想到起到了反效果。

对每个人来说,一个任务如果在现阶段的他看起来太难,他就没办法执行下去了。哪怕他本来有做好这件事的潜力,他也会告诉自己:算了吧,做不到的。

这就是我不建议家长老是举别人家孩子的例子的原因。可是大家也很发愁,那怎样才能给孩子形成一个"榜样",成为他进步的动力呢?

通常我都会提到"登门槛效应"。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我们不妨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孩子,经常考倒数第一,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差生。可是有一天,他爸爸问他:"你总是考倒数第一,是不是连倒数第二都考不到啊?"

孩子有点儿生气,虽然他是个差生,但是倒数第二的水平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吧?他气鼓鼓地说:"我就考给你看。"他就比平时更用功了一些,结果到期末的时候,竟然考出了倒数第十的成绩。

老爸又说:"这肯定是你的极限了,不然的话你考进倒数二十看看。"

孩子想,这次我能进步十名,再进步十名好像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嘛。然后他又继续努力……倒数二十名,正数二十名,前十名,前五名,第一名……

最后孩子都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回想一下过去,真的判若两人。

这个故事说明的就是"登门槛效应":

从小小的要求开始,孩子一般是不会拒绝的,等他适应了这个要求,再提更高的要求,就像走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地走上去。

登门槛效应的应用,注意下面几点,你会发现孩子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看得见。

要点一: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从小要求开始提,合理安排小目标,不要好高骛远。

一开始,我们要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些小目标,这些小目标的难度不要太大,让孩子本人觉得是无法完成的,否则他们不会答应这样的小目标,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信心。

比如你跟个差生说:"你先给我考个清华北大看看。"大家都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

最好的小目标,是孩子们"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既不是在原地踏步,又会给他们一种感觉,这个是很容易的,我稍微努力一下,轻轻松松就能做到了。

如果我们对孩子有长远的规划,也不要着急,将这个大目标划分成几个层次。等他们完成了眼前这个小要求了之后,再提另外的小要求。

一开始顺利完成任务,可以让孩子树立起信心,你稍微"狮子大开口"一点,孩子想想前面的要求我都做到了,这个新目标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难达到嘛,自然就会答应下来。

要点二:不要攀比,着眼于孩子本人,从孩子个体上看成长与进步。

将一个孩子跟一群孩子作为对比,家长总是很难满意的,因为一群孩子中总是会有更优秀的,一比较,家长的心态也容易失衡。

而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他们的焦虑和失望很容易传染给孩子,他们也跟着去和别的孩子做对比,就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

跟其他孩子做横向对比,其实既不科学(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成长路径也不一样),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如在孩子本人身上做纵向对比,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能发生什么变化。

跟别人对比出来的优越感和焦虑感都是虚的,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才是实实在在的。

只有着眼于孩子本人,家长才能更好地定制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小目标。而不是今天看到一个学霸考了满分就要求孩子也要考满分,也不是明天看到了一个天才奥数做的很好就要求孩子去学习奥数。

孩子现阶段适合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三心二意地更换小目标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的孩子或许很棒,可是有什么能比得上自己孩子一点一滴地进步?这是你们共同达成的成就,是一点点心血的付出与回报。

要点三:及时鼓励孩子,放大孩子的成就感。

每次孩子迈过了一个门槛,心情肯定是很雀跃的,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喜悦情绪,让他觉得自己做成功了这件事,他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获得一种成就感的。

或许在家长或老师的眼里,他的进步其实是比较小的。比如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十,都是在倒数,但是当孩子试图做出改变,我们就不要想着他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不要觉得失望,要去鼓励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

那家长该如何鼓励孩子?

我觉得教育学家张石平的话就很有道理:"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

这种赞赏比用金钱"贿赂"孩子更有效。

当孩子在一次次的赞赏中得到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之后,他会自发地觉得,达成这些小目标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他就不会再觉得完成目标是在帮家长、帮老师做,而是自己想做。这就是将外界的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的一个过程。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要因为他现在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潜力或天分就忽视或放弃,也不要将他随意地跟其他孩子放在一起比较。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小时候也都不喜欢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将目光立足于眼前的孩子,从他身上挖掘潜力。从小处着手,慢慢发展为长远的目标,成功地建立起孩子的视界与信心。

现在的每一层次的进步,都是帮助孩子登高的天梯,每一点进步都值得纪念。

本文由@来川老师讲学习方法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更多精彩好文,请阅读

鲶鱼效应的启示: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可以试试这3种对策观红楼梦,从“香菱学诗”的学渣逆袭之路:找到3个学霸的秘诀

本文由来川老师讲学习方法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来川老师讲学习方法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1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