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图片大全(痴迷于海边捡垃圾)


海洋覆盖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它提供了我们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气。如此广袤的海洋,渺小的人类真的能影响它吗?事实证明,真的可以。


据央视报道,「蛟龙号」从4500米的大洋深出,带回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测出微塑料。这预警着人类活动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即使最深层的角落。



随着污染的愈演愈烈,「环保」成为很多艺术家关注的议题。他们以「垃圾」为切入点,使用生活垃圾、塑料垃圾、海洋垃圾等当做拍摄素材,创作出很多耳目一新而又发人深省的作品。



Mandy Barker 是一位国际摄影师,主要研究海洋塑料碎片。她与科学家合作,通过无比美丽的影响,研究海洋垃圾对生物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试图提高人们对海洋中塑料污染的认识。



2020年6月8日,刚好是世界海洋日
无数海洋中的生灵发出呼救
有些人已经默默
开始了行动▼


英国摄影师 Mandy Barker 从小在英国东海岸长大,童年时代就喜欢在海边捡拾贝壳等各种大自然的馈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慢慢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造废弃物随着洋流被冲上海岸。


Mandy Barker surrounded by waste along the sea


除了最常见的塑料,还有各种无法辨认的废弃物… 像面孔一样的袋子,像骨头的发泡胶,如花朵般的扭曲的瓶颈,却有着类似生命体般的模样。他们不断提示着巨大自然灾害后,那些逝去的生命。



这些垃圾在海中漫无目的悬浮和漂流,带来某种奇异的视觉效果,极大地震撼了Barker,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和使命感 —— 它们是什么?从哪里来?最终会漂到哪里去?



这不仅仅是某种哲学问题

更是亟待关注的环境议题


Barker 开始与科学家密切合作,将捡来的各种海洋垃圾分类重排,拍摄特效,最终合成一幅幅兼具视觉冲击和直观美感的照片。


△ Mandy Barker 收集的海洋碎片的地点


橙色:一般类塑料

红色:海洋中废弃的足球

蓝色:太平洋航行中搜集到的碎片


初看这些作品,仿佛进入超现实的世界:


有的如深海中的生物群落,有些如宇宙中的漫天繁星,让人不禁联想起BBC的自然纪录片。但越深入探究,不禁深深震撼,原来如宇宙般浩瀚的,全都是我们制造的垃圾。


画面最初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与背后海洋污染之间的对比和矛盾,引发观者强烈的共鸣。以直观而震撼的方式,提高人们对世界海洋中塑料污染的认识。


因为塑料污染不仅对海洋生物有害

最终也会深深的危害我们人类自身



EVERY…

Snowflake Is Different


自然界中,每片雪花,都是由单个或一组冰晶组成的,它们以独特的形式从地球大气层坠落,没有两个鳞片一样。


而回收的白色海洋塑料碎片,也同样具有不同的结构,如同是雪花的隐喻。并且讽刺的是,这些垃圾碎片,居然是从 Spurn Point 自然保护区的海岸线收集的。



SOUP


SOUP 是对悬浮在海中的塑料碎片的描述,拍摄的所有塑料都是从世界各地的海滩打捞而来的,代表着全球范围内存在于世界海洋中不同时间的碎片残骸。



SOUP 系列揭示了海洋塑料总体印象,从最初的吸引和尝试拍摄,到海洋生物的最终死亡,字幕记录了每幅图像中的塑料成分。


SOUP: Bird's Nest


Mandy Barker 希望通过审美吸引力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来吸引观众,并激发出深层的情感反应。



SHOAL


2012年6月日本海啸之后,在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资助下,Barker 与科学团队从日本航行至夏威夷,考察太平洋海域因海啸带来的大量塑料垃圾。


33.15N,151.15E


旅程结束后,Barker 用途中搜集的海洋塑料碎片,创作了「SHOAL」系列。每个图像包括一个不同的拖网样本,并用经纬度标记每个样本的收集位置。



这既是对科学研究的唯美视觉呈现
也是对悲剧事故的,一次沉痛纪念



PENALTY


2014年世界杯期间, Barker做过一个叫做「PENALTY」的项目,旨在通过足球这种塑料产品,以及全球象征来吸引国际目光。


标题 PENALTY 具有双重含义:


一方面,在足球比赛中,违反规则会受到「红牌」和「黄牌」惩罚;另一方面,如果任由塑料过度消耗而忽略对海洋的治理,人类也必将承受来自自然的巨大惩罚。



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呼吁人们收集在海边发现的球类,仅4个月时间, Barker 就收到89位参与者从41个国家,144个不同的海滩寄来的769个足球和其他223种球类。



这多种球类和参与者的多样性

也表明了公众在面对海洋垃圾问题时

表现出的深层觉醒和深刻决心



Hong Kong Soup: 1826


在 Barker 的海洋垃圾摄影作品中,「香港汤:1826」 (Hong Kong Soup: 1826)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系列。1826指的是香港每天丢弃的塑料垃圾的总吨数。


在2012年的海洋考察中,Mandy Barker 得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海洋污染尤为严重,恰逢2013年接获香港公益组织「无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s)演讲邀请。


于是 Mandy Barker 着手在香港的30多个不同海滩收集海洋垃圾,整理分类,并分别在香港和英国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



系列中有一幅作品是以废弃打火机拍摄的,据 Barker 观察,打火机是香港海边非常典型、常见的一种垃圾。


「香港汤:1826」系列入围2015年香港 WMA 大师摄影奖决赛。


该奖项常年关注社会议题,2015年的主题「废/弃」关注的便是环境污染问题。



Barker 曾批评港人日常对于塑料用品的依赖,已成为难以改变的恶习,人们只知道那些废弃的塑料产品会送往堆填区,却毫不关心它们所带来的问题。



确实如此,香港的整体环保政策与意识,比起临近的台湾或日本而言,都显得相当落后。尽管这座城市一直以「发达地区」和「国际都市」自居。



BEYOND DRIFTING


每个系列的创作, Barker 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做前期调研。


比如2017年入围著名的 Prix Pictet Award 摄影奖的作品《超越漂流:完全不为人知的动物》(Beyond Drifting: 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系列。


研究发现,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会将微小塑料颗粒误认为是食物吞食。它们被各种鱼类吞食,再层层上推,最终进入人类体内,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塑料垃圾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 Barker 在创作时刻意采用复古质感,拍摄用的是过期的胶卷,如同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图谱。



每个「物种」样本的命名也采用传统的拉丁字母,而且每个名字都隐藏着同样的「字谜」—— 抽取当中的字母,可组合成「Plastic」。复古的质感,却呈现处关于当下与未来的迫切议题。


Barker 在画面中组合各种海洋垃圾的方式,参考了19世纪海洋生物学家 John Vaughan Thompson 制作的生物图鉴 —— 他曾在爱尔兰收集并发现了一些全新的浮游物种。


Barker 来到 Thompson 曾经去过的科克港和科芙镇的海边,采用类似当年生物学家收集样本的方法,把收集来的塑料垃圾带回工作室。


标题中的「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事实上也是取自 John Vaughan Thompson 的回忆录《Zoological Researches and Illustrations》。


当年 Thompson以「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完全未知的动物)去称呼新发现的物种,是因为真的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麽。而现在Barker用「Imperfect」(不完美)来形容那些海洋生物,是因为它们体内有塑胶,已不再是原来的物种。



从带有圆形茶杯污渍的前外罩,到环绕碎片收集区域的标本之间交错的色彩图像,圆的概念贯穿整部作品,仿似浮游生物的感觉。



圆寓意着食物链、重复的历史,抑或不可避免的命运… 还代表了一种「循环经济」——产品唯有经过修复和循环利用,才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作品在模糊自然与非自然、当下与历史的同时,强化了垃圾对海洋生态愈趋严重的影响 —— 如果观者没有察觉到,那些美丽的「新物种」并非真正的生物,不正呼应了人类对海洋污染的忽视吗?



艺术是一种沟通形式,具有教育,告知和提高意识的能力。Barker 用自己颇具视觉吸引力的摄影艺术,吸引更多观众参与环保运动,其作品已在4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获得很多国际奖项。



「这些作品都是基于研究与调查创作的,我希望它们在提供独特美学的同时,可以与观众的社会良知产生共鸣,提升关于塑料过度消耗危害及其有害后果的认识。」



Barker 始终深信:摄影和艺术能够改变人,摄影作为一种交流方式,能够超越语言,为科学提供一个视觉化的声音。



用美丽画面引起对海洋污染的关注

这才是 Mandy Barker 的系列作品

真正要传达的信息,和表达的态度


即使事实如此残酷,我们仍有选择

等着被改变,或者从现在开始改变

30年后,大海中的垃圾比鱼类还多


你要地球,还是要垃圾?


References

1. http://mandy-barker.com

2. 青年视觉|香港汤,以及复古书里的未来启示录

3. COLOSSAL|Artful Swirls of Plastic Marine Debris Documented in Images by Photographer Mandy Barker

4. Ocean Global|Mandy Barker

5. 拍者|她把海洋垃圾拍摄成了艺术品,只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海洋


声明:去钓鱼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美术史知识大全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udiaoyu.com/b/10835.html